今冬供热进入倒计时,本市各供热单位燃煤锅炉、燃气锅炉相继启动点火,供热系统也逐步低温运行。这两天,有的小区居民家里的暖气片温乎了,也有的仍然冰凉。“暖流”即将入户,各供热单位准备得咋样了?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昨天,家住南开区风荷新园小区的张阿姨下班回到家,用手一摸暖气片暖乎了。“暖气片不再冰手,卧室温度也升高了,但客厅还没热起来。”张阿姨说。记者来到该小区供热单位天津能源集团津安热电有限公司,该公司供热范围涉及和平区、南开区、红桥区、西青区区域内的20万户家庭,实施热电联产,辖区内500余座换热站改造后实现站内参数的远程上传。“以往供热机组出现过热或过冷状况,需要人工一遍遍调试,消耗人力、物力成本大。如今通过换热站的远传功能,我们在电脑上就能看到所有站点的参数,将每个换热站的负荷调节至基本平衡,来保障每位市民家中温度适宜。”该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雷春鸣告诉记者,供热系统完成打压,目前正在调试,工作人员已进入全天候“备战”状态。通过逐步升温,检验系统管网供热的稳定性。这几天部分居民家的暖气温度有差异,或存在暖气不热情况,均属正常现象,等到正式供热后会达到正常温度。
在北辰区大通绿岛供热站,两台数字化燃气锅炉正在运行。该供热站担负周边9个小区的供热任务,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,目前供热启动低温运行。“燃气锅炉电脑化控制,升温、加温快,低温运行可以检验暖气管道有无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。”大通绿岛供热站站长郑毅一边监测电脑,一边向记者介绍,实施燃煤锅炉改燃之后,除了供热效率高外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吨,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0多吨,周边居民区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。“改造后锅炉不冒黑烟了,温度也提升了,正式供热后会更暖和。”顺义里小区居民张艳说。
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南开区雅庭苑小区,家住2号楼的王丛告诉记者,自己屋里还是冷冰冰的,在家得穿着棉坎肩。记者随后与供热部门联系,由于目前是低温运行,多数小区供暖管网面积较大,供热管道循环需要时间。
据介绍,各供热公司的燃料储备、人员配备、管道检修等供热准备业已就绪,本月5日开始,全市261家供热单位将“火力全开”,正式供热后居民家庭室温将陆续实现达标供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