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南方供暖话题热炒后,近日,建材行业供暖界又盛行另一个话题,天然气应不应该涨价?涨价的幅度是否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?
此次涨价热潮从3月底便有"4月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"的传言疯狂被转载于网络上,针对此次传言,发改委价格司曾于3月27日明确表示该消息完全不实。但自4月1日起,长春、邯郸、无锡三地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涨价,甚至出现了市民排队购买天然气的长龙。
尽管上述城市均表示此次涨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。但不少市民表示,天然气涨价涉及到千家万户,希望政府能够考虑到百姓的利益。
为了缓解冬季供暖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,全国各地均在开展"煤改气"工程,随着天然气需求的逐渐上涨,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似乎也逐渐提上日程。
长春市已经将涨价付诸行动,市民用天然气涨幅最大,从2元/立方米提高到2.8元/立方米,涨幅达40%.
针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,着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表示,国内开采的天然气成本大大低于进口,因此,应该加大国内开采,增加国内低成本气源。
其次,亏损主要亏在气源和管道输送成本上,而终端销售企业并没亏损。这说明是天然气从开采、管道输送和终端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原因。责任在价格主管部门的发改委。解决办法应该是在内部进行调节,使得气源、管道和终端销售经营三个环节利益分配均衡合理,比如:提高气源价格特别是进口气源价格,使得终端零售经营者将利润让渡给气源经营者等,而不是总是想着提高终端销售价格,增加消费者和企业的用气经济负担。
再次,中石油等气源和管道经营者应该算大涨,而不是总是过分强调经营亏损业务板块,比如:天然气和炼油板块。中石油2012年实现净利润1153.26亿元,日净赚3.15亿元。说明经营油品收入和利润依然是巨大的。适度将盈利板块业务补贴亏损板块业务,作为央企是应该的;不过分在消费者身上"揩油",作为央企应该有这个自觉。
新闻链接:
1.北京启动2013年首个煤改气工程
2.小长假之前的建材涨价热
3.PM2.5肆虐之际,燃气壁挂炉再次成为焦点